近期,食品学院12名学子身着鲜艳“志愿红”,在千年文化名山琅琊山展开了一场为期七天的“红绿相映”生态守护行动。他们以青春之我擦亮生态底色,让志愿精神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。
晨光中的“移动红点”:清晨7点,12件红色志愿服已穿梭在琅琊山各角落,成为青山绿水间最亮眼的风景线。队长依据提前绘制的“垃圾热点地图”分配任务,将野芳园至琅琊寺的石阶路、深秀湖沿岸及南天门观景台设为重点区域,队员分三组展开清理工作。
“生态绿”焕发新机:深秀湖旁的栈道上,队员们蹲身用夹子清理石缝中的塑料瓶,汗珠滴落肩头;两名队员合力将沉重的垃圾袋抬往回收点,手臂微颤仍不停歇。南天门观景台处,大家不仅拾捡可见杂物,还戴着手套挖出泥土里的塑料碎片。景区保洁员赞叹:“孩子们把犄角旮旯的烟头都捡干净了!”
红绿交融谱新篇:醉翁亭前广场上,队员们向游客发放文明旅游调查问卷,对带孩子的家庭讲解树木保护知识,引导吸烟游客至指定区域。活动中发放手册200余份,与300余名游客交流,不少暑期出游的学生主动加入,小学生王同学就表示“想帮忙”。活动期间,景区不文明现象显著减少,深秀湖的游客主动打包垃圾,小朋友捡起石阶上的纸屑。景区负责人感慨年轻人的榜样力量让游客更愿改正。
当夕阳为琅琊山披上金纱,那抹跃动的“志愿红”已深深融入漫山“生态绿”中。食品学院学子用暑期实践证明着当青春红心邂逅青山绿意,便能书写出最动人的文明篇章。这份红绿交织的答卷,正在成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生动实践。
通讯员:卓青青;初审:徐淑猛;终审人:庚丽娜